快速导航 学科专业 学术科研 教学工作 党建工作 招生就业 讲座信息 校区资源 体测中心
语言选择

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公告  > 新闻公告  > 正文

新闻公告

“权力的画像”——拜占庭金币丝路之旅

更新时间:2021-05-19 15:23:44 浏览次数:

【哈工大(深圳)人文学院 宣】(刘波  刘先凤/文、图)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境内已经出土了一百多枚拜占庭金币,大部分都是拜占庭帝国在公元5-7世纪发行的金币及其仿制品。这些金币是如何从遥远的拜占庭帝国来到中国,是谁将它们带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如何看待和使用这些金币?5月13日晚,来自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林英教授为哈工大的学子解读了这些金币背后的故事。

通过考古发现和不断调查,中国学者开始对这些金币的流传过程以及使用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表明,国内出土的一百多枚拜占庭金币中,主要以仿制币为主,真正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正版金币不足十分之一。这十几枚金币大多出自北魏至隋朝期间的王室或贵族墓中,符合拜占庭金币的特征:正面是呈现程式化的罗马皇帝肖像,背面则是基督教标志,如十字架或天使,且多有打孔或剪边的现象。由此可见,拜占庭金币在汉地在当时只在王室或权贵中流行,是权贵身份的一种标配。而伪币多出现在普通级别的墓室中,尤其在新疆阿斯塔纳古墓中,出土多枚伪币,大多含在墓主人口中。

考古和文献记载表明,拜占庭金币主要是由商人或使者通过丝绸之路流传至汉地。6至7世纪,拜占庭帝国同北部的西突厥帝国成为盟友,为了打击他们共同的敌人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不惜重金相许,每年送给西突厥帝国大量金币,这些金币对西突厥可汗及贵族而言,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而这些金币又通过丝绸之路传至新疆和汉地,如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记载,公元6、7世纪之间,西突厥的部落首领和可敦发给鞠氏高昌王朝的信件附带两枚拜占庭金币作为信物。

通过林英教授的讲解,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6到7世纪间,拜占庭金币很可能通过突厥汗国的渠道进入中国;金币很可能以可汗外交礼物的形式流入北周和北齐皇室,因此,我们只能在皇亲国戚的圈子里才能发现他们的踪影; 无论在西突厥帝国还是汉地,拜占庭金币在流出帝国之后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钱之旅勾勒的是一幅“权力的画像”( Portraits of power)。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林英老师给予详细解答,并对我校工科的学生有如此渊博的文史知识大为赞赏。

(图片说明:人文学院院长助理黄红宇老师为林英老师颁发了纪念品,感谢林英老师对我们通识讲座工作的支持。)